![]() 日志正文
|
||
心理学上,童年缺爱的女人,长大后很容易在感情中受伤女人渴望被爱,这仿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。 可现实生活当中,很多女人对感情的态度都颇为矛盾。 一方面,她们渴望真爱,渴望有人陪伴她们过完一生;另一方面,她们担心受到伤害,害怕承受失望和疼痛。 爱情之于女人,永远是一把双刃剑。 有人在感情中获得幸福,也有人在感情中千疮百孔。 这是永远也无法避免的现实。 而心理学告诉我们,那些容易在感情中受伤的女孩几乎都有同一个特点——童年缺爱。 01 缺爱的女人严重缺乏安全感。 女孩子的心理构造与男生不同,她们特别在意被爱和被肯定。 除此之外,她们还拥有比男人更细致和敏感的心理。 别人的一句话,一个动作都容易引发她的负面情绪。 一个女人若是长期处于缺爱的状态,她的心理会产生极度强烈的不安全感。 这种不安全感可能会导致她们对感情的依赖性增加,并采取过分的方式去追求和贪恋拥有某人的感觉。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,一个童年缺爱的女人长大以后遇到了一个自认为对自己不错的男人,她便会将其当成爱,并且深陷其中无法自拔。 由于情感的过度依赖,她难以想象失去对方的场景,但却又因为缺乏安全感而时常胡思乱想。 这样的情况之下,她往往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,要么牺牲自己的尊严,要么把对方逼入绝境。 而不管怎么做,这段感情的结局都不会太好。 02 缺爱的女人缺乏爱和被爱的经验。 心理学上,有一种关于“爱的模式”的理论。 它解释了人类在生命早期,从父母和其他重要之人那里受到的爱和照顾,并对他们在成年后的感情生活的影响。 换句话说,一个人对爱的理解以及爱别人的方式,通常都是从原生家庭学来的。 父母的言传身教以及自己的感知,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难以磨灭的影响。 缺乏爱与被爱经验的女孩子,很难根据自己真正的需求去表达爱情,或者接受爱情。 在过去的家庭关系中,她们没有体验过爱的模式,长大以后也会在无形中重复这些模式,并得到相同的结果。 举个例子,一个缺爱又不懂得如何爱别人的女人,在面对自己的爱人时也常常会陷入混乱当中。 一方面,她分不清对方的好坏;另一方面,她常常会用别人难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表达爱意。 而这样的结果无非两个,她要么遇人不淑,要么把对方逼走。 03 缺爱的女人很容易对感情产生恐惧感。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,缺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年轻人,终身不婚的几率要比其他人高两倍。 不幸的原生家庭会给人留下心理阴影,让她们再也无法相信感情的美好与婚姻的幸福,从而对其产生逃离行为。 我曾经就遇到过一个特别恐婚的女孩,她从小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,不仅没有得到过半分爱,而且还经常遭受父母的责骂。 或许是因为母亲没有给父亲生下儿子的缘故,父母的感情一直不好,吵架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。 父亲将怨气发泄在母亲身上,母亲将怨气发泄在她身上。 在如此扭曲的家庭环境中长大,她对婚姻没有半点渴望。 不仅如此,她甚至对恋爱也有恐惧心理,因为她根本就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纯洁美好的爱情,也不相信有人会爱自己。 这样的女孩即便谈了恋爱也很容易以悲剧收场。 04 很多人都喜欢把自己的不幸归结于命运,其实命运从来都不是上天决定的,而是一直掌握在自己的手中。 心理学上,你面临的某种遭遇,往往是你自己在无意识当中促成的结果。 不少女人觉得自己谈不好恋爱,无法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,是因为运气不好。 其实并非如此,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她们的心理和想法,而主导这一切的便是她们的成长环境。 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,悲惨的童年则需要用一生来治愈。 愿所有父母都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,你给的不只是ta的童年,更是ta的一生。
最后修改于 2023-05-23 21:03
阅读(?)评论(0)
|
||
评论
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