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日志正文
|
||
看了郭麒麟的母亲,我才知道孩子的成长,离不开妈妈的精神滋养孩子的成长,离不开妈妈的精神滋养。 只有妈妈充满能量,才能真正给足孩子“营养”,才能将自己的力量转化成孩子成长的动力。 最近,央视《平凡之路》迎来了大结局。 这部被光明日报点名表扬的热播剧,一开播就感动了无数人,特别是郭麒麟扮演的潘岩,正直、善良、有爱心,圈粉无数。 无论对谁,潘岩就像一个小太阳,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需要的人。 即使伸张正义被网暴,他也坚守初心,不向恶势力低头。 被心爱的女孩抛弃,虽然伤心欲裂,可他也很快调整过来,笑看人生。 相比同事左娜和舒一南,他的家境虽然一般,可他活得比谁都通透、勇敢、有活力和冲劲。 同样是初出茅庐的年轻打工人,为什么潘岩的性格和三观如此不同,永远都可以能量满满? 其实,一切都和他的妈妈有关。 心理学博士洪兰结合了多年的临床研究,发现: 从人类演化角度,女性的情绪能量远远超过男性。 母亲是家庭的灵魂,母亲快乐全家快乐,母亲焦虑全家焦虑。 从潘岩、左娜和舒一南身上我们能看到,正是因为妈妈的情绪和能量,奠定了孩子不同的人生底色。 金晨扮演的左娜,表面上精明干练,开豪车住豪宅,日子过得无忧无虑。 事实上,她有一个糟糕的原生家庭。 妈妈劳春雪传统端庄,知道丈夫左大建出轨搞外遇,却始终抱有幻想。 只要丈夫愿意回家,她可以选择视而不见,继续当她的富太太。 她整天对女儿灌输贤妻良母的思想,把女儿当作倾诉对象,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女儿好。 后来被告知丈夫的出轨对象怀有身孕,必须离婚,她二话不说割腕自杀,以死相逼。 好不容易从鬼门关被救回来,问女儿的第一句话仍旧是“你爸和你联系了吗”,丝毫看不到女儿内心的恐慌和不安。 在这样混乱、冷漠的家庭环境中,左娜从小自卑,无法融入同伴群体。 长大后,她更是对爱情婚姻不抱任何希望,抗拒结婚,没办法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。 为了保护妈妈,左娜全副武装自己,不暴露自己的脆弱,只敢在深夜无人时暗自伤神。 如果说左娜妈妈借自己的“软弱”,逼左娜不得不扮演“保护者”的角色,那么舒一南的妈妈,则是靠自己的强势,一点点榨干了舒一南的自信、独立和担当。 舒一南的妈妈黎敏,一出场就给人满满的窒息感。 为了让儿子顺利进入大律所,她偷偷动用自己资源,和律所做交易,想直接铺平儿子的求职之路。 发现儿子做了和自己预期不一样的选择,她咄咄逼人:“你怎么就不听我们的话呢?” 通过视频电话看到儿子住酒店,她不问缘由,不关心儿子遭遇了什么,而是一副兴师问罪的模样。 她窥探儿子的朋友圈,一看到儿子照片里有个挨得比较近的女孩,就如临大敌,疑神疑鬼。 儿子离家出走,她直接找到单位向领导打听儿子的近况。 口口声声说尊重孩子,实际却把儿子管得死死的。 有这样的妈妈,不难理解为什么家境好、学历高的舒一南却总是缺乏自信。 表面上他不可一世,事实上却是在掩盖自己脆弱的自尊心,和成年后却依旧无法摆脱母亲掌控的尴尬。 就像一位网友说的: “这样的妈妈,会像吸血鬼一样吸食孩子的心理能量,让孩子未老先衰。” 她们会把自己的认知、焦虑、恐惧、愤怒、委屈强行转移给孩子,让孩子痛苦、悲观、不自信。 “人活着,就要靠一种精神,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垮。” 这是潘岩妈妈唐美艳的口头禅。 虽然早年和丈夫离婚,她被迫独自拉扯儿子长大,生活过得艰苦拮据。 可她一向乐观向上,从不怨天尤人。特别在儿子面前,总是传递满满的正能量。 没钱她就走出家门开网约车,干起起早贪黑的行当,完全不在意别人的眼光。 听说儿子对面试没信心,她连忙安慰“有没有枣,咱先打一竿子试试”。 儿子说自己投了200多份简历石沉大海,她宽慰儿子“那是别人太忙,没时间看”,甚至还霸气护子“(看不上儿子)那是别人瞎了眼”。 为了让儿子对自己有信心,她逢人就夸“儿子当上了律师,有出息”。 得知儿子刚入职就接到一个棘手的离婚案,虽然没什么能力和人脉,她依旧亲力亲为给儿子出谋划策,力劝儿子不能放弃。 就如她自始至终对潘岩的肯定那样:“我儿子是最优秀的。” 后来儿子被网暴,别人寄来一大堆冥币,她偷偷藏起来。 一边强忍着心疼劝儿子“别生气,生气就是惩罚自己”,一边坚定地说“妈知道你做的都是对的,妈挺你到底”。 载客时,客人不分青红皂白骂儿子,她硬气地赶人下车,用“拒载”捍卫儿子的清白。 后来,儿子失恋回家,情绪低落,她耐心开导,还开了啤酒陪喝,大大方方把“爱”挂在嘴上。 正因为有这么正能量,喜欢用正面、肯定的话语鼓励孩子的妈妈,潘岩无论遇到什么难关,总能阳光、乐观地跨过去。 他的人生,充满希望感和力量感。 像唐美艳这样的妈妈,不会吸食孩子能量,而是不断给予孩子能量。 她们哪怕没什么资源,没什么文化,也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,但会用自己的爱、认同、信任,让孩子获得源源不断的滋养,从而活成乐观、阳光、充满正能量的模样。 不管我们承认与否,孩子整个人生的成长过程中,妈妈的作用远超想象。 那不止是完成生育、提供乳汁的任务而已,更重要是,给孩子什么样的人生底色。 心理专家李雪在《有限责任家庭》一书中分享过自己和妈妈的相处日常,有几件事让她至今难忘。 小学时,她曾回家跟妈妈讲,自己喜欢去一位态度和善的语文老师家玩。 结果妈妈严厉地告诫她: “其实老师很讨厌你去打扰她,只是碍于面子,不拒绝你而 类似的话,妈妈反反复复地说,以至于她分不清哪些是现实、哪些是假象,最后留在她印象中的,只有绝望:外面的世界都讨厌自己。 后来升高中,她又遇到那位语文老师,那时老师正好怀孕了。她受邀去老师家吃饭时,就送了老师一本护理书。 可妈妈知道后,直接阴着脸对她说: “你对小学老师这么好有什么用?她不可能再教你了,你还对她好,把家里唯一一本护理书送给了她。” 被妈妈一通“洗脑”后,李雪也觉得自己愚蠢可笑,终于放弃对别人好的念头。 当时她年龄小,习惯把妈妈对自己的攻击合理化,以此否定自己、嫌弃自己。 直到接触了心理学,她才终于认清妈妈种种无意识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和打击。 在她看来,本身充满负能量的妈妈,会忽略自己伤害孩子的后果,放任自己发泄情绪在孩子身上。 到头来孩子只会觉得,取得什么成绩都毫无意义,活得没意思,更不想让自己过得成功幸福。 所以李雪不止一次强调: 好妈妈应该是有能量的妈妈。 只有妈妈自身的能量水平高过孩子,去发展自己、体验自己的生活,才不会在一地鸡毛的平凡日子中自我损耗。 才不会通过控制孩子、贬损孩子,吸食孩子的能量来满足自我的需求。 妈妈的模样里,预兆着孩子的未来。 妈妈越是充满正能量,越能激活孩子内心的热情,给孩子注入温暖的人生底色。 如果你也想培养出一个自信、快乐、坚韧的孩子,就先让自己成为一个能量满满的好妈妈。 给孩子安全感,成为孩子的倚靠 心理专家武志红说: “幼年时代,父母无条件的爱就像是在打造一个安全岛,心中有了安全岛,孩子才会信心十足地探索世界,和人交往。 他们深信,如果受伤了,受挫了,可以随时回到这个安全岛上来。” 安全感是每个孩子赖以生存的养分,它决定了孩子的存在状态。 任何时候,都要好好关注孩子的内在状态,收起自己的紧张、焦虑和愤怒,营造一个轻松、舒服的生活环境。 只有妈妈充满温情、耐心,孩子才能在母爱中收获满足感。 有朝一日他独立行走了,才能无所顾忌地向前奔跑,勇敢追求梦想。 尊重孩子的自由,给他选择的权利 孩子,并不是我们的。 他有自己的独立意志、思想和认知,允许他有自己的选择,尊重他和我们不一样的做法。 不要求孩子照着父母设定的人生路线来,爱孩子应该是如你所是。 不管他们打算做什么,想成为什么样的人,都由衷接纳和理解,因为人生是他们自己的,他们有权利做主。 学会爱自己,心中有自己 女孩林理暄在《少年说》中向妈妈喊话:“希望妈妈可以好好地爱自己。 事实上,越来越多的孩子希望看到一个“懂得先爱自己”的妈妈。 时常保持笑脸,多肯定自己,闲暇之余会打扮自己,必要时把自己放在生命的优先位置上。 一个“有自我”的妈妈,才能关注到自己真正的情感需求,学会花心思取悦自己,而不是把目光只放在另一半和孩子身上。 妈妈爱自己,才能使自己的内在不断成长,变得充足丰盈,有满满的能量输送给孩子。 作家郑渊洁说过: “母亲的含义是影响,对孩子的影响既有先天植入,也有后天渗透,并贯穿孩子身上的每一个细胞。” 妈妈,赋予孩子生命,也指引着孩子的未来。 孩子的生命活力,离不开妈妈能量的补充和浸染。 所以,从今天起,做个正能量的妈妈。 唯有这样,孩子才能拥有安生立命的本事,也能有更美好、幸福的人生走向。
最后修改于 2023-06-02 21:24
阅读(?)评论(0)
|
||
评论
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?